学院各班级、全体学生:
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《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》的有关要求,切实解决学院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,构建优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,提高学风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,彰显学校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特色,结合学校工作实际,现制定影视传媒学院学风建设工作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围绕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立足民办艺术类院校“应用型、创新型”人才培养定位,以“教风带学风、管理促学风、活动育学风”为主线,构建“思想引领+制度保障+文化浸润”学风建设体系,打造具有影视传媒特色的学风品牌,为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夯实基础。
二、工作措施
(一)坚持铸魂育人,筑牢思想根基
1.加强理想信念教育:各班级组织开展“书香志远,墨卷至恒”主题班会,素质导师积极引导,学生自主研讨,阐述学习目标及学风建设重要性,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。
2.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:提高以“内省”教育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,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,促使学生树立为祖国、为民族、为人民而学习的崇高信念,激励学生勤奋上进、刻苦学习。
3.强化成功规划指导:素质导师按照学校成功规划要求,科学、合理、务实持续性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,明确大学学习目标和任务,坚定职业理想和追求,坚持举行“学业规划回头看”活动,每学期实现学业指导全覆盖,让学生总结过去、明确不足、规划未来,持续努力,引导学生明确成功目标,自觉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起来,激励学生追求卓越、走向成功。
(二)建立长效机制,强化日常管理
1.落实课堂考勤制度:素质导师、学生骨干各负其责落实核查课堂考勤,对于无故缺勤人员及时处置;素质导师每天坚持到堂查课、与专业教师加强沟通交流,学风与发展自治委员会每周汇总查课数据进行通报。
2.强化课堂监控机制:加强教师课堂氛围、授课效果的检查和评比;明确学院领导、素质导师、系主任的听课任务和课堂反馈。对于课堂监控发现的违纪行为要落实到人,学生上课时违规使用手机、上课期间睡觉、上课期间嬉闹或吃食物等给予批评教育及通报批评等处分。
3.建立学生信息反馈机制:每学期组织开展学生座谈会,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映,及时发现、及时反馈、及时处置,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;
4.实施晚自习分类改革: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具体情况,学院将晚自习进行分类,开展特色晚自习活动,提高学生的自习积极性、发挥晚自习的作用,将专业自习、社团活动、体育锻炼、特色课程、实验实践等各种形式的自习形式融入其中。
(三)加强协同育人,凝聚育人合力
1.充分发挥院系领导(含系主任)的作用:院系领导在学风建设中是思想引领者、行动指导者,院领导充分重视,坚持定期查课、听课、学生座谈,对于发现的问题将及时反馈给相应素质导师;
2.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与素质导师的监督作用:素质导师要将学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,要做到每天下教室开展学风检查,要每周与“学困生”的学生谈心,要同任课教师共同做好“学困生”的转化和帮扶工作,要每周与任课教师交流班级情况;专业教师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,加强课堂管理,对于课堂违纪行为进行管理和制止。
3.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、纽带作用:要求学院学生党员、主要学生骨干要作为学风建设的带头人,党员要在班级里面积极动员,自觉做到爱学习,模范遵守学风规范,不迟到、不旷课、不违纪;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纽带作用,及时通报班级情况,协助老师做好考勤、检查工作。
(四)开展学风活动,形成文化熏陶
1.开展“走进图书馆”活动:集中组织学生进图书馆自主学习活动,引导学生深入利用图书馆资源,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氛围。结合专业特点,推荐优秀图书和学术资源,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求知欲。
2.举办“影传之星”面对面研讨活动:邀请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、校长奖获得者等青年典型组织关于自律学习的研讨活动,搭建学生交流平台,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进一步浓厚学院的学习氛围。
3.开展21天共读打卡活动:掀起“爱读书、善读书、读好书”的热潮,通过线上读书打卡方式,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,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让阅读成为追逐梦想的翅膀,让书籍成为陪伴人生的挚友。
4.举办一“战”到底知识竞赛院赛:积极响应国家“倡导全民阅读、建设书香社会”的号召,深入推进成功素质教育,丰富校园文化内涵,激发学生对文学知识的热爱与探索,特此举办“墨香润心,以文会友”文学知识挑战赛院赛。
三、工作保障
1.高度重视,加强领导。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,院长担任组长,党总支书记、副院长为副组长,团委书记、系主任、教学督导、素质导师、学生代表为成员。工作小组根据学校相关工作部署,制定本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,具体推进学风建设工作。
2.完善制度,提供保障。建立健全具体化、可操作的管理制度,如课堂管理制度、考勤制度、早锻炼、早晚自习制度、查课查寝制度等,使管理有章可循,为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。
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
2025年4月1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