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培养特色
人才培养特色

影视传媒学院在人才培养、科研、社会服务上突出艺术体验和艺术实践,通过创(作)、演(出)、展(览)、赛,出原创文化精品,打造影视明星、社会网红、演艺达人;通过组建实验艺术团、文创中心、艺术培训中心等平台,广泛服务社会,彰显学院特色,提升学院社会影响力。

1.坚持“实战”教学。学院的“影视制作中心”、“实验艺术团”,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、湖北省歌剧舞剧院、武汉市歌剧舞剧院等专业传媒机构、艺术院团,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,将电视栏目录制、影视剧拍摄制作、文艺晚会录制等引入学校摄影制制作中心,开展项目对接课程的专业化实训,实现校内课堂学习和校内企业实践有机结合。同时,积极开拓校外名导、名演的舞台实践平台,参与了张艺谋导演的《无界长安》、王潮歌导演的舞台剧《只有爱·戏剧幻城》、《只有红楼梦·戏剧幻城》、大型舞台剧《大秦》等多项演出。参与拍摄元宇宙特效影片《遇见·楚庄王》、纪录片《深山里的驻村第一书记》等作品。师生导演、主演或参演了院线电影《网红书记》、《江水无声》、法国普德赋主题公园的实景电影《上海“光明之城”》等多部影视剧。学生担纲武汉《临空港新闻》等多个栏目主播。

2.坚持“项目”教学。充分利用“影视制作中心”、“实验艺术团”现有资源,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、湖北省歌剧舞剧院、武汉市歌剧舞剧院等专业传媒机构、艺术院团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,将电视栏目录制、影视剧拍摄制作、文艺晚会录制等引入学校摄影制制作中心,开展项目对接课程的专业化实训,实现校内课堂学习和校内企业实践有机结合,学生校内即可参与到省级传媒平台的栏目制作、实践录制、文艺演出等实践项目。

3.坚持“以赛促学”。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大赛及展播。全面推进赛事植入课堂的教学改革,重点抓好作业变作品的教学创新。做到“赛事植入课堂,作业变成作品”,要求学生依照赛事要求,完成的课程实践作业,提升课程实践作业的质量,以高标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。近年来,学院师生获得国际专业赛事奖项近百项;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国家级专业赛事奖项150余项;获得音乐“金编钟奖”、舞蹈“金凤奖”等省级专业赛事奖项近千项。



版权所有: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 技术支持:网络中心
联系电话:027-81652160  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庙山经济开发区江夏大道16号  邮编:430223   

鄂ICP备11008201号-1 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

微信

微博